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學院動態

青春实践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青岛农大学子田间课堂书写新农答卷

    2025-08-13 09:20:21 來源:尊龙凯时(中国)          浏览数:0

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一場青春與科技的“新農”實踐正悄然生根。近日,青島農業大學“青禾映初心,新農築夢行”實踐服務團深入山東省甯陽縣,將課堂搬到智能車間與田間地頭,以調研之眼觀察農業發展新圖景,以宣講之聲播撒農業強國種子,生動诠釋了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使命擔當。

聚焦産業鏈:觸摸農業發展的澎湃動能

實踐團首站來到唯可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走在生産車間上方的參觀通道,成員們見證了一條智能分揀線如何以98%的准確率高效處理果蔬。當工廠員工許興邦詳解“從田間到餐桌”的數字化管控體系時,青年學子們深切感受到科技對農業增值的撬動作用。

隨後團隊將目光聚焦華豐鎮特色農業脈絡。在潤華家庭農業專業合作社,成員們深入了解特色種植作物羽衣甘藍的種植體系,學習電商平台拓展銷路提高收入的成功經驗。市場紅利稍縱即逝,唯有特色種植與錯峰上市方能握緊機遇。田壟間蒸騰的熱氣,恰似農戶們搶抓“網紅經濟”的熾熱之心。

走進後呂觀村的白術種植基地,泥土氣息混合著藥草清香撲面而來。四百畝藥田層層鋪展,現代化滴灌設施如葉脈般延伸其間,團隊在村黨支部書記王寶的介紹下,通過問答的形式了解到白術藥材的標准化、規模化種植流程,探究中藥材産業在推動附近鄉村實現共富目標中的關鍵角色。
 

 

“萬村共富”的號角在北故城村化爲一座座生機盎然的大棚。實踐團成員們跟隨鎮團委工作人員劉君瑤的腳步,一頭紮進虎皮西紅柿和葡萄種植大棚,在大棚村民負責人的介紹下了解到吳書記通過“選優苗、種特色、新銷售路徑”帶動了大棚蔬菜的種植及銷售。在北故城村的實踐,實踐團成員們深刻認識到,鄉村産業的振興,不僅需要好的産品,需要好的政策,更需要像吳洪振這樣懂農業、愛農村、善經營、樂奉獻的“領頭雁”和“新農人”。他們利用新技術打通銷售堵點,用新模式整合資源,更用“薪火相傳”的方式培育本土人才隊伍,讓“電商興村”從個體探索走向了可複制、可持續的集體共富之路。
 

 

最後一站,實踐團來到華豐鎮紅衛渠紀念館內,當年開山引水的錘鑿印記與豪邁誓言猶在眼前。成員們凝視著斑駁的工具與泛黃的圖紙,一堂無聲而深刻的“田埂上的黨課”悄然進行——戰天鬥地自力更生的革命鬥爭精神跨越時空與今日田野裏滴灌的水珠、直播間的聲浪、甘藍葉上的晨露共鳴共振:奮鬥的底色,始終是這片土地上最深沈的力量。

當天下村走訪結束後,團隊統一觀看了華豐鎮“抖音羽衣甘藍原産地(大進哥)”的直播間,這場田間地頭生動的農産品直播助農活動,在熱情地推介華豐鎮的優質羽衣甘藍的語言中,讓學子們直觀感悟到數字營銷爲農産品“出村進城”開辟的高速路,有效提升了當地農産品的品牌知名度。

深耕育人田:播撒農業強國的未來希望

如何讓農業強國戰略深入童心?實踐團在八仙橋街道暖心課堂創新打造“雙課堂”模式。紅色精神課上,實踐團隊長許雪以“一粒種子的旅程”串聯起農業發展與國家命運;當無人機植保模型騰空而起,三年級學生小宇驚歎“飛機也能幫農民伯伯!”——折射出智慧農業科普的啓蒙力量。

在新型農業繪畫課堂,智能大棚、番茄機器人躍然紙上。面對“藍色大棚膜”的童趣提問,成員李長駿詳解科技護農原理。10幅充滿想象的作品中,“會看病的AI機器人”“空中菜園”等構思,勾勒出下一代對現代農業的無限憧憬。

沈澱青年智:爲鄉村振興注入青春視角

從大棚的特色産品到雲端直播的屏幕,從田壟間的詢問到課堂上的互動,華豐鎮的沃土讓學子們觸摸到農業發展強勁的時代脈搏。當夕陽爲這座縣城披上金輝,實踐團成員的身影與蔬菜大棚的幕牆融爲一體。幕牆上映照的不僅是絢爛的晚霞,更是這群年輕人眼中跳動的光芒——他們深刻體會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青春智慧賦能農業強國建設,這場關乎“新農”的征程,正由他們揚帆啓航。

地址: 邮编:266109 版权所有:青岛农业大学与尊龙凯时(中国)
聯系電話:
魯ICP備13028537號-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島市互聯網違法信息舉報中心

百度一下 搜索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